搜书志Ⅱ书缝捡漏(21)黛玉不能理家吗(上)
2022/05/05 钱杰

殊不料兴儿戏说中的“不敢出气儿”、“生怕这气大了吹倒了”的林黛玉,在理家才能上却别有可圈可点之处。

且看这三个细节。

之一:黛玉因宝玉的言语失当同宝玉怄气,又因为丫鬟偷懒而吃了怡红院的闭门羹,故宝玉第二天打躬作揖地前来赔情,正眼也不看他——

便回头叫紫鹃道:“把屋子收拾了,下一扇纱屉子;看那大燕子回来,把帘子放下来,拿狮子倚住;烧了香,就把炉罩上。”一面说一面仍往外走。(第二十七回) 

边走边说(还边跟宝玉赌着气)的一两句话,却利利索索、明明白白,把家政任务交待得有条不紊、到边到沿儿,透出不一般的持家能力和生活情趣。贾府里,不是每一位哥儿姐儿“主子”都能有这样周密细致的管理习惯。 

所以,在后来 “突击”抄检大观园的闹剧中,几乎各位“小主”管下的团队,都被抄出有各类作案“赃物”或重大嫌疑。主子、丫鬟连哭带闹。在探春那里,“搜查队长”王善保家的还挨了一记响亮耳光!这三更半夜一场“自杀自灭”下来,园子里狼烟四起、狗撕猫咬、一地鸡毛。 

人仰马翻中,相对“干净”些、风平浪静的,却只有两家:李纨,和潇湘馆的林黛玉! 

我们知道,只有功夫下在平时的常态长效管理,才能在要紧时刻收到这样的理想效果。 

李纨,是王熙凤因病不能视事期间代其理家的“三驾马车”中的牵头成员(另两位是探春、宝钗)。 

可以想见,黛玉的日常管理能力,至少不比参与管家的李纨差。分明也是一把好手。 

若说这还只是些许自己居所的生活管理小事,那么她对贾府入不敷出、财政危机这些大事的留心、思虑,也非府内常人所能及。 

之二:黛玉道:“要这样才好,咱们家里也太花费了。我虽不管事,心里每常闲了,替你们一算计,出的多进的少,如今若不省俭,必致后手不接。”宝玉笑道:“凭他怎么后手不接,也短不了咱们两个人的。”(第六十二回) 

贾府里,正如冷子兴说的,“如今生齿日繁,事务日盛,主仆上下,安富尊荣者尽多,运筹谋画者无一”。 

从贾敬、贾赦、贾政、贾珍贾琏这些宁荣二府的头面爷们儿哥儿说起,除了躲在城外当道士的,就是在家里“爬灰”胡闹、“偷狗戏鸡”的酒色之徒,或是迂腐颟顸的书呆子,再就是宝玉这类毫无家庭责任感的“富贵闲人”(宝钗语)。但凡有一个肯“运筹谋画”家事的,何至于轮到王熙凤这样一个“嘴甜心苦,两面三刀;上头一脸笑,脚下使绊子;明是一盆火,暗是一把刀;都占全了”(六十五回兴儿语)的孙子媳妇、糙蛋娘们儿当家掌权? 

在这么一个败家成习、得过且过、浑浑噩噩的家族氛围里,黛玉能发出这番一针见血、深谋远虑的“齐家”之论、忧患之语,怎不令人惊喜交加、刮目相看——这可并不是一个只会葬花读书、“镇日无心镇日闲”的娇小姐! 

作为祖上“袭过列侯”的贵族的后裔,作为前科探花、朝廷要员林如海的唯一的女儿,作为那位汲汲于仕途经济的贾雨村的得意门生,她从小受的教育引导、浸润熏陶,无疑是积极入世、勇于任事的儒家文化。这粒自幼种植在一个人思想深处的哲学内核,只会随着年龄的增长、阅历的增加开花结果、日益坚强,而绝不会被几句哼哼唧唧的飘逸诗文、几把小儿女的鼻涕眼泪轻易抹去。 

而作为宝玉“夫人”的最有力竞争者(她自己很清楚这一点),她对自己将来在这个家庭几乎毫无意外要承担的使命、履行的义务、面临的难题,也是要提前做些功课的(第一百零一回,此时黛玉已死,王夫人对凭借“掉包计”上位“宝二奶奶”的薛宝钗说:“这一番家事,都是你的担子”——对于承担这副“担子”,可怜黛玉原也是有一番准备的……)。 

这位看上去忧郁多疑、高冷脱俗的林诗人,这个动辄撒娇泛酸、哭哭啼啼的小女孩儿,从一开始,就对她舅舅家这摊子烂事上心着呢! 

之三:王熙凤的评价。五十五回,王熙凤与平儿论及理家的帮手、“臂膀”,将视野中的“后备干部”数算了一遍,皆无可用之材。说到黛玉和宝钗时,凤姐道: 

“林丫头和宝姑娘她两个倒好,偏又都是亲戚,又不好管咱家务事。况且一个是美人灯儿,风吹吹就坏了;一个是拿定了主意,‘不干己事不张口,一问摇头三不知’,也难十分去问她。” 

论理家,偌大贾府,有几个能入大管家王熙凤的法眼?这一个“倒好”的评价,足以说明王熙凤对黛玉才能的认可。 

由这几个细节看来,黛玉实非是个省油的“美人灯”。

作者:钱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