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北史林一枝花绚丽绽放 ——《阳信通史》读后
2022/05/20 王大生

壬寅年春节刚过,在寒风飞雪中承蒙刘宝德先生厚爱,得其相赠《阳信通史》上下两卷,喜不自禁。展书细读,远古以降至中华民国时期,艰苦卓绝、波澜壮阔的奋斗史跃然纸上。

对阳信历史的梳理总结与探索

乘借《滨州通史》出版的东风,自2018年8月开始,《阳信通史》著述团队殚精竭力,苦战三年余,终于在今年1月,经由中国文史出版社,完成《阳信通史》出版。

《阳信通史》是阳信县域内时间跨度从远古时期到新中国成立前的通史之作。全书共分先秦、秦汉魏晋南北朝、隋唐五代、宋金元、明清、中华民国等六章,计50余万字,采取通纪、典志、列传相结合的记述方式,首次全面系统地对阳信县域的历史进行了较为详尽的梳理、研究,以创新思维搭建起了阳信县域历史的脉络框架,较为详尽地记述了县域社会形态的次第变化及重大历史事件、重要典章制度和重要历史人物等诸方面,并采用纵横交错、互为补充、尊古而不泥古的研究方法,以求让读者更加全面系统地了解和认识其历史演变与发展过程,是一次践行文化自信和历史自信的成功实践。

阳信,因秦汉之际名将韩信自燕伐齐屯兵笃马河之阳而得名,其在夏、商时为蒲姑国领地,是东夷人——蒲姑氏族聚居的地方,周时为齐国地,秦时属厌次县,文化历史底蕴十分深厚。

拜读《阳信通史》,似可窥见先人们跋山涉水、狩猎农耕、捕鱼煮盐的艰辛与坚韧。先人们从学会和运用制陶开始,逐步实现了向以农业为主的生产生活方式的过渡与转变。在阳信出土的大量陶器及在阳信东部李家屋子发现的古陶窑群,都从不同方面、不同角度,证明这里在古代曾是人烟凑集、渔业兴旺、农业繁荣之地。

拜读《阳信通史》,似可洞悉古老的东夷文化与齐鲁文化的逐步融合所产生的久远影响及所带来的文化繁荣。翻开《阳信通史》,历史沿革、典章制度、政治经济、文化教育、历史事件、工业兴起、农耕发展、宗教信仰、婚姻家庭、人物传记等无不涉猎。受《滨州通史》“入古深、取法广、面貌新”之学术特色影响,创新思维,立足阳信看阳信、走出阳信看阳信,挖掘乡村文化脉络,重视乡村文化传承,是阳信历史上最系统、最全面、最具特色的史书大成。

群芳竞秀,《阳信通史》盛开鲁北史苑一枝花

通史是贯通古今的史书,目的在于使后人能与先人对话,聆听先人智者教诲,以激发爱国情怀,有助于凝聚民族力量,实现民族复兴。贯通古今,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按照时间顺序铺排容易,却很难使读者饶有兴趣地捧读首尾而终,故地方尤其是县域通史编纂鲜见。《阳信通史》著述团队找到了方向,走出了路子,作出了榜样。其溯及远古,以朴素的唯物辩证法和言简意赅、通俗易懂的文字记述,展现了阳信历史文化的深度和广度,是阳信县域历史文化的最新研究成果。

世人常说,史家著述,通史为难。《阳信通史》著述团队同仁是地地道道的阳信人,因共同的家乡情怀和对文史工作炽热的爱凝聚在一起,排除万难,群策群力,担当起了著述梨乡通史的重担。主编之一的刘宝德,年近古稀,其对家乡及家乡历史文化的热爱和始终对家乡历史故事、名人传说、轶闻趣事、古代遗址等充满好奇和不断探索的冲动,实在让人敬佩。他是滨州市历史文化研究会的学术骨干和老黄牛,先后参加了《滨州区域文化通览·阳信卷》(任学术主编)、《滨州通史》(任编委和宋金元卷主要作者)的编纂工作,同时还遍访阳信参加抗日战争、解放战争和抗美援朝的老革命、老战士,以此充实和丰富了他对阳信历史,尤其是近代史和红色文化的认知。这也更加坚定了他年轻时就萌生的要对家乡历史文化进行系统梳理和探索研究的信念。

《阳信通史》编纂之初,无经费、无场地,刘宝德与李延河、高智国、李观伟、陈德泽、冀新芳等志同道合的同志,不计得失,甘于奉献,勇于担当,达成了努力构建阳信地方历史文化知识新谱系的共识。起初,他们利用夕阳余热和工作之余,悄无声息地干起来的。古迹遗址考察调研、民间走访的足迹遍及阳信大地,省市县图书馆、档案馆,甚至是民间氏族家谱都详尽查阅、严谨分析,就这样一干就是三年。《阳信通史》的编纂引起了阳信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2021年将编纂工作列入政府为民实事之一,出版列入年度财政预算支持,同时有关部门和社会各界也给予了大力支持。

《阳信通史》的编纂学古而不泥古,在运用现代视角认识历史的同时力求还原历史原貌,同时也十分注意努力发现和挖掘新的史料和学术研究成果。《阳信通史》的出版发行,不但填补了阳信县没有通史的文化空白,也对县域通史的编修提供了新的思路。

据悉,《阳信通史》出版后,著述团队马不停蹄,正在紧锣密鼓地开展《阳信地名志》的编撰与出版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