画家赵先闻的滨州50年
2019/11/06作者:记者 刘清春 郭向春

10月13日上午,伴随着《我和我的祖国》歌声响起,回望·赵先闻写生与彩墨作品展在市美术馆拉开帷幕。展览是对赵先闻50年来创作历程的一次梳理、总结,更是他艺术新征程的起点

滨州画家赵先闻,今年70岁,来滨州整整50年了!

生于1949年,与共和国同龄,长在红旗下,是一种骄傲的红色身份。赵先闻的同龄人,受到时代浪潮一次次冲击,阅历之丰富历史罕见。他们大多长期生活在农村、车间,干过体力活,手上脚上满是茧子,“劳模”是心中最大荣誉。但他们大多没上完大学,甚至中学都没读几天,自然知名文化人很少。70岁的山东知名画家就更少,日前相关部门搞活动才知道,全省只有3人,赵先闻就是其中之一。

在滨州,赵先闻不只拿笔作画。他包村当了两年农民,还给不少孩子看过病。他在工厂宿舍住了8年,他进过媒体写过报道,还获过表彰。他当过艺术馆长、画院院长、美协主席,组织策划了大量文化活动。他是客座教授,长期为各群体授课,不断提携年轻人……

或许正因此,他的美术创作总冒着鲜活热气,又走在潮流之前——他最早创作了反映黄河三角洲的系列作品《黄河入海的地方》,被称为“黄河口的画家”;他最早研究原创美术,成立了中国最早的原创美术研究院;他是最早在海瓷上作画的名人之一,他的《海瓷艺术初论》明晰了海瓷艺术的发展方向……

回头想,这一次次创新,正与滨州这座城市的发展足迹合拍、共振——50年前,他的系列农民速写记录了原始农业的尾声;40年前,他的黄河口题材作品记录了胜利油田“磕头机”丛生田野的景象;20年前,他的原创美术探索解答着企业家精神追寻问题;近年,他探索瓷画的时候正是滨州文创隆起阶段,他的意象空间如荷花题材正是四环五海生态滨州建设的艺术缩影……

国庆节来临之际,“给点阳光就灿烂的年轻画家”赵先闻与滨州日报、滨州网分享了他的美术征途50年,而这正是他与滨州这座城的爱恋50年!

■ 1969年12月,赵先闻被“惠民地区是小上海”的说法“忽悠”而来

“惠民地区好,鲁北大平原上的小上海啊!纺织女工多啊,对象很好找!”赵先闻笑说,50年前他是被“骗来”的。1969年,惠民地区艺术馆王树桐老师“忽悠”他——“青岛工厂支援,到处是外地知青,柏油马路通到了村村户户,站在大坝上看都是一排排的白杨树……”

当年12月26日,聊城青年赵先闻走出山东艺术学院,接受组织分配,孤身一人乘公交来到北镇——一路上越走越冷,水越喝越咸,一排排杨树倒是整齐,公路也挺宽,可路面上黄土很厚,“无风三尺土,张口一嘴泥”。惟一一个二层木质小楼是新华书店,1970年春节,赵先闻独自在渤海饭店吃了一盘水饺,就算过了年……

为啥没走?

“说王老师忽悠来的,那是开玩笑。听从组织分配,不是口号,当时真这么想。”他说他这个年龄的人经历的挫折、磨难很多,并没觉得小城生活难熬。

“滨州人好啊!这是个乡镇起家的小城,但开放、包容,很小很温暖。青岛工人、济南知青、各地大学生很多,像1968年各工厂就一气来了100多个大学生,这也是一种奇观。滨州人淳朴、厚道、亲热,一点也不排外,很容易建立朋友圈。干了没几年,几乎全北镇的人都认识了。骑车子上街,老得下来寒暄,走两步就得握手,谁买了一辆自行车,全北镇都知道!”

于是,“小青年”赵先闻从铺满塑料布的宿舍画起,进村画农民,工地上画劳模,黄河口画荒草,野地里画油井……一路画一路笑甚至是一路歌,一待就是大半辈子!

■ 1973年、1976年包村两年,赵先闻留下了大量农民、农村写生作品,也奠定了一生的艺术创作论

1973年,赵先闻随地委工作组下乡,在惠民县毛刘公社邢河大队“包队”,1976年又在邹平青阳公社“包队”一年。这两年,让他有了一辈子的农民情节。

“那时候下村是真干活,自己做饭,什么家伙什都得拿得起来。往地里推粪,平地上还行,但要推到新翻的地里是真费劲,心脏扑腾扑腾地跳,憋得脖子老粗。”赵先闻说。

那时候,拖拉机还算新鲜事物,算是农机时代刚破晓,人们还是凭着原始劳作在支撑生活。劳动过度、体力透支、信息闭塞都让人早熟,也容易衰老。在赵先闻保留至今的村支书、汉子、大娘、儿童写生作品中,很多画中人还在世,但其体态、神情早已不是旧模样。

在赵先闻看来,那时最值得赞赏的,是百姓身心里的倔强、刚毅、正直。但另一方面,不能忘了那时人的闭塞、透支、僵硬。这给赵先闻以重大启发——画家必须进入生活,为人民歌唱。艺术贵在创新,决不能一味复古,因为存在决定意识,身处改革开放的当下,应该创新地反映生活,而不是重回闭塞。

“古代文人画为什么总是寥寥几笔或者墨分五色,不光是因为有传统文化的支撑,也是因为古人手头没有颜料。他不是不想涂彩,他没有颜料!唐诗宋词为什么总是描绘山川日月,因为他们交通艰难、信息闭塞,当头明月是他们最熟悉的。”

赵先闻说,他年轻时骑车去利津会友,单程就用了两个半小时。今天,世界日新月异,变化无处不在,对高铁、飞机、轮船等日常景观,对各行各业百姓的千姿百态、复杂心理,艺术家不应视而不见。

赵先闻的这种根扎土地、为人民的创新意识,并非今天才有,它是贯穿于他50年美术路的一根红线。

正因此,穿越光阴长廊,赵先闻涉猎越来越广,从素描、速写到水粉、拓彩,从油画、插图到花鸟鱼虫,从连环画、水彩画、油画到现代彩墨画,甚至独创了拓彩画,获得了山东省文化科技进步奖。其现代彩墨画作品为毛主席纪念堂管理局、中央军委办公厅、中国驻外使馆、各美术馆博物馆等荣誉收藏,甚至被学术界称为“色界达人”。

■ 耐寒耐碱的干枝梅,一望无际的黄须菜,永远朝着太阳开的向日葵,让赵先闻成为“黄河口的画家”

当很多人流连于泰山、黄山时,1984年,赵先闻出人意料地扎进了“蛮荒”——杳无人烟的黄河口。

“在孤岛,在一个采油女工宿舍,我们注意到,桌子上有一支花瓶,里面是风干的纤细的小花,清丽淡雅。女工说,那叫‘干枝梅’,耐碱耐寒,能耐零下42度的极低温,即使开败了也不凋谢,这象征着女工在艰难环境中的爱岗敬业,经霜傲雪、迎风绽放!”赵先闻说,“干枝梅”对他的震撼今天难忘。

像干枝梅的,还有一望无际的黄须菜把大地全染成紫红,还有广种薄收的向日葵永远朝着太阳开,他们都是救过穷人命的“粮食”啊!而点缀无垠滩涂的,还有星星点点的油田三脚架,有低飞的海鸥,发白盐粒……这混沌如初的天地,总是让赵先闻心潮澎湃。而草肥马壮、黄河稻改、大河开凌的壮观,又让他惊叹于劳动的伟大!

因而,赵先闻感慨:“母亲河对中国太重要了,胜利油田、军马场对黄三角的改变太大了,在此前居然没有黄河文艺作品,太遗憾了。我觉得,黄河口必须有本土的画家扎根、呈现。”

这融入了黄河入海元素的拓彩画,让赵先闻荣获1989年度山东省科技文化进步奖,入选1990年中国现代书画大展,山东美术出版社出版了《赵先闻拓彩画选》,香港著名画家刘国松在看到他的作品后主动约谈,并在台湾《第一画刊》“大陆新秀”专栏撰文《黄河口的画家赵先闻》重点加以介绍。很多兄弟门类艺术家受到启发,竞相调查、采风,黄河口散文集、黄河口诗歌一一面世……

“很难说是哪个地方成就了我,还是我沉淀了那个地方。”在赵先闻的眼中,那是一片能给他带来灵感和激情的圣地。

■ 梦想把原创美术做强做大,甚至将滨州打造成中国原创美术教育基地

今天,大水面、大绿地、大空间的城市新貌让滨州人自豪,而赵先闻对城市演进极为关心。

常散步的市民都知道,滨州荷塘极多、极广。赵先闻意象空间如荷花题材,正是四环五海生态滨州的艺术写照。诗人雪松评价,他的荷系列创作,以大胆淋漓的设色和块面化造型,使画面气氛蓬勃热烈,充满盎然的青春灿烂之喧响,尤其巨幅浩浩之荷仿若夏日之波涛,盛大之心煌煌,炎炎之气昭昭。

赵先闻还对于近年城市雕塑、城市景观的设计非常关心。比如,他常思考的核心是城市色彩和城市个性怎么能在雕塑等公共艺术中体现出来:“譬如,我们需要寻找滨州城市色彩的主调,我们和其他城市应该有区别。而像滨州市花、滨州景观、滨州人物,思考我们究竟有哪些标志性文化形象,是我们文化建设的前提和关键”。

原创美术探索,是他作为滨州画家作出的学术贡献之一。他认为,今天成功的商人、白领很多,但缺乏自得自洽的艺术生活。

“原创美术和原始美术都和涂鸦有关,余姚河姆渡五千年以前没有文字就有绘画。原始美术是人类心灵没有任何障碍和扭曲的表现。有调查证明,人类一般四岁就懂审美,六七岁懂绘画,给他笔都会涂鸦。小孩画爸爸可能只画头和腿,这就是原创,不按别人安排的去做。”赵先闻说,他不想做个人美术馆,而是想把原创美术做强做大,甚至将滨州打造成中国的原创美术教育基地。

“我是滨州画家赵先闻,我自豪我是滨州人!我始终认为,艺术属于人民,艺术家只有和人民融合在一起才有艺术生命,这不是口号,这是艺术的灵魂。我感恩这50年,感恩滨州,感恩岁月恩典,感恩朋友眷顾。有了这些,我的作品才有根才有魂,我才没有白在这个伟大的时代走一遭。”赵先闻感慨道。

作品展示